志远走在林场凹凸不平的土路上,偶尔不小心时,踩在一些大小不均的石子上,脚会被挌了一下。志远有些头晕,脚下有些轻飘飘的感觉。都是因为自己太高兴见到王印(依凡的舅舅),加上,依凡的爸爸苦苦相劝,自己就喝的有点过,只是自己还是努力控制,尽量不让大家看出来。
酒这个东西,也奇怪,几杯下肚,人就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难怪,李白酒醉之余,写出那么多千古绝句,诸如,“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山里的夜风,吹来阵阵的凉意,吹得直入人筋骨。志远打了一个冷战,似乎,酒醒了许多。他抬头望望无际的夜空,月儿已升入半空中,夜空中飘浮着丝丝lulu的云朵,偶尔,月亮钻进那云朵里面,给这个僻静的小山村变的更加朦胧,使得这个小山村别有一番风味!
“已经开学三周了吧!”志远的心里计算着。这里的生活与自己学习的那个城市相比,一切显得那么宁静,有时使人很容易就迷失在这种宁静中。当上课时,看着一张张学生们稚气的脸,他们以为他们是大孩子了,可是他们不是。志远曾想,自己可能也愿意在这个山沟沟教一辈子书。依凡是所有学生较为特殊的一个,她有着特殊的领悟力,上课的内容,无论有多难,她很快就消化吸收了。即使,讲起生涩难懂的古文诗词,她也很快就能掌握,真不知道她哪来的这么好底子。班上还有另外的年纪大一点女孩,名叫小梅,也满聪明伶俐的,况且小梅的文笔也不错。看着她们那双渴望学习更多新东西的眼睛,还有另一些可爱的学生,志远真的希望能把所有学生的学习欲望唤醒,并让他们都能考上大学!
想着走着,志远加快了脚步,因为他太急于回到家中,把自己的计划好好写下来,给李校长看一看了。
2007年9月28日星期五
云中的记忆(五)
志远的到来,不仅仅给这个林场子弟学校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依凡和同学们枯燥乏味的学习增添了很多的乐趣。更有趣的是,给依凡的父母带来了茶余饭后的话题。父亲林朗说:“志远的爸妈真有福气,生了这么个孝顺儿子,也不知他们几世修来的好福气!”
依凡的妈妈也说:“可不是吗?志远聪明,能干,孝顺,又懂事,真难得!”
父亲林朗在林场里是出了名的大老粗儿,虽然他没有文化,几乎是大字不识,但他是一个出了名的热心肠。不论林场里的大事小情,红白喜事,他都会帮着张罗。依凡的爸爸最引以自豪的是,当许多人家有事时,大家都来找他而不去找林场的主任书记。他总说:“看那些林场的主任书记有什么,还不顶我这个大老粗儿!”
所以,父亲林朗在志远的到来第一个月,就张罗着请依凡的新老师到家吃饭。志远真的就答应了,原来,志远是依凡的舅舅的中专校友!
志远第一次到家中吃晚饭时,正值初秋,月儿已初上树稍儿。山里的夜空,天空晴朗时,总是闪烁着无数颗星星。站在依凡的家院子里,可以望见,如云般的银河,和银河两侧的牛郎星和织女星个分东西。依凡的爸妈准备了好大的一桌饭菜,父亲林朗也把在另个林场当英语老师的二舅也请了来。
志远和二舅,一见面,两个人似乎有很多话题可谈,对依凡这个十二岁的女孩,这些话题很难理解。依凡当然,除了吃饭的时候露了面,吃过饭后,马上就躲藏到自己的小屋看书去了。依凡的妈妈连忙解释,“依凡这孩子不懂事,请何老师不要见怪!”
志远告别时,依凡的爸爸赶紧喊依凡,“依凡,何老师要走了,快快,送送何老师!”
依凡从屋子走出来的时侯,志远已和二舅站在院子中央,紧握彼此的双手,互相道别。借着屋子传出的灯光和明亮的月光,依凡可以看见志远微红的脸,也许是爸爸和二舅让他喝了酒的原因。依凡对志远说,“何老师,再见!”志远说,“依凡,你很聪明,一定好好学习哟!”依凡低头“嗯!”了一声。
二舅很快的走回屋内,依凡抬头望了望山里的夜空,繁星点点,她已感觉到初秋的阵阵凉意,心里想着,志远是否有着同样的感触?
依凡的妈妈也说:“可不是吗?志远聪明,能干,孝顺,又懂事,真难得!”
父亲林朗在林场里是出了名的大老粗儿,虽然他没有文化,几乎是大字不识,但他是一个出了名的热心肠。不论林场里的大事小情,红白喜事,他都会帮着张罗。依凡的爸爸最引以自豪的是,当许多人家有事时,大家都来找他而不去找林场的主任书记。他总说:“看那些林场的主任书记有什么,还不顶我这个大老粗儿!”
所以,父亲林朗在志远的到来第一个月,就张罗着请依凡的新老师到家吃饭。志远真的就答应了,原来,志远是依凡的舅舅的中专校友!
志远第一次到家中吃晚饭时,正值初秋,月儿已初上树稍儿。山里的夜空,天空晴朗时,总是闪烁着无数颗星星。站在依凡的家院子里,可以望见,如云般的银河,和银河两侧的牛郎星和织女星个分东西。依凡的爸妈准备了好大的一桌饭菜,父亲林朗也把在另个林场当英语老师的二舅也请了来。
志远和二舅,一见面,两个人似乎有很多话题可谈,对依凡这个十二岁的女孩,这些话题很难理解。依凡当然,除了吃饭的时候露了面,吃过饭后,马上就躲藏到自己的小屋看书去了。依凡的妈妈连忙解释,“依凡这孩子不懂事,请何老师不要见怪!”
志远告别时,依凡的爸爸赶紧喊依凡,“依凡,何老师要走了,快快,送送何老师!”
依凡从屋子走出来的时侯,志远已和二舅站在院子中央,紧握彼此的双手,互相道别。借着屋子传出的灯光和明亮的月光,依凡可以看见志远微红的脸,也许是爸爸和二舅让他喝了酒的原因。依凡对志远说,“何老师,再见!”志远说,“依凡,你很聪明,一定好好学习哟!”依凡低头“嗯!”了一声。
二舅很快的走回屋内,依凡抬头望了望山里的夜空,繁星点点,她已感觉到初秋的阵阵凉意,心里想着,志远是否有着同样的感触?
2007年9月4日星期二
云中的记忆(四)
志远的第一堂课可以说是非常的成功。他讲的第一课是朱自清的散文“春”,随着他的铿锵有力的朗朗读书声,“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那些淘小子竟然听得非常入神,竟然没人起来闹事,这让李校长非常兴奋也非常惊诧。
实际上,志远比班上的几个男生女生也不过大了不过四五岁。志远有着方方的脸庞,一双乐观又豁达的眼睛,在他高高挺直的鼻子下面,有一个带着微笑的嘴唇。他的个子有一米七五左右,但班上有几个高个子男生女生竟比志远高出一点点。依凡因曾经跳过一级,小学只上了四年,她比班里同学小了好几岁。
很快,班上的男生女生们就喜欢上了志远。淘小子们不再上课时闹事,刺头女生们都安静了许多。相反,他们成了志远的朋友。
依凡也是一样喜欢志远,因为志远把依凡带到了一个美丽多彩的文学世界,那个世界的门正向依凡打开。那时的志远会借给依凡一些书籍来读。她每天放学后,就钻进自己的小屋畅然的阅读古今中外的诗词,散文,小说。除了读书外,依凡就开始写一些文章。志远就不辞辛苦地批改依凡的作文。
依凡更喜欢志远的歌声,最令人感动的是志远带着班上的所有同学一起唱那首“小呀么小儿郎”
小呀么小儿郎,
背起书包上学堂,
不怕太阳晒,
不怕风雨狂。。。。。
就怕先生骂我懒,
没有学问,
无脸见爹娘。。。。。
许多年过后,当依凡回想起这一段美好的生活时,还禁不住哼起了这首歌。那歌声响彻云霄,在依凡的耳边回荡。。。。
实际上,志远比班上的几个男生女生也不过大了不过四五岁。志远有着方方的脸庞,一双乐观又豁达的眼睛,在他高高挺直的鼻子下面,有一个带着微笑的嘴唇。他的个子有一米七五左右,但班上有几个高个子男生女生竟比志远高出一点点。依凡因曾经跳过一级,小学只上了四年,她比班里同学小了好几岁。
很快,班上的男生女生们就喜欢上了志远。淘小子们不再上课时闹事,刺头女生们都安静了许多。相反,他们成了志远的朋友。
依凡也是一样喜欢志远,因为志远把依凡带到了一个美丽多彩的文学世界,那个世界的门正向依凡打开。那时的志远会借给依凡一些书籍来读。她每天放学后,就钻进自己的小屋畅然的阅读古今中外的诗词,散文,小说。除了读书外,依凡就开始写一些文章。志远就不辞辛苦地批改依凡的作文。
依凡更喜欢志远的歌声,最令人感动的是志远带着班上的所有同学一起唱那首“小呀么小儿郎”
小呀么小儿郎,
背起书包上学堂,
不怕太阳晒,
不怕风雨狂。。。。。
就怕先生骂我懒,
没有学问,
无脸见爹娘。。。。。
许多年过后,当依凡回想起这一段美好的生活时,还禁不住哼起了这首歌。那歌声响彻云霄,在依凡的耳边回荡。。。。
2007年9月2日星期日
云中的记忆(三)
念高中的依凡比念初中时的依凡要开朗许多,这可能是两年来志远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依凡念初二时,依凡所在的七峰林场子弟学校来了一位年轻英俊的语文教师。他的名字叫何志远。志远的家也住在同一林场里。只是志远家住在林场东头,而依凡家住在林场西头。那年,志远十九岁。尽管志远他中专毕业后可以留再大城市,但他却为照顾父母和兄弟姐妹,他选择了回到林场的子弟学校教书。
七峰林场地处群山之中,以林场西头的七个峻峭山峰而得名。林场有几百户人家。林场子弟学校的学生不少,但师资力量不强。所有的老师都是高中或初中毕业。再加上一群山里的顽皮学生闹的很凶,学生上课不听讲, 打仗,逃课。偶尔,这群淘学生会把窗户的玻璃砸碎。于是,玻璃窗换上了塑料布塑料布上也被学生门划上了大口子。校长和老师们头痛得很。志远的到来着实让校长李兆宽几夜都没睡好。因为他想,这回,林场里的孩子们都又望了。
志远在二十五年后写下这首诗:
别梦依稀咒世川,
七峰二十五年前。
破帽遮颜疯志远,
漏船载酒痴兆宽。
一腔豪情洒天地,
两袖酸风难成眠。
长江滚滚沙淘尽,
往事缕缕化作烟!
那天,也是九月,当志远第一次和校长走出老师们的办公室向依凡的班级走来时,依凡正在学校的院子里和同学玩。只听有同学喊,“校长和新的语文老师来了!”
呼拉一下,同学们跑没了影。因依凡那时腿部有严重的关节炎,每走起路来,总是隐隐作痛,她走路又慢。所以,同学们跑没了影,只剩下了依凡一个人在操场上,好尴尬。她只好硬着头皮对校长和新的语文老师问了一声好。
依凡念初二时,依凡所在的七峰林场子弟学校来了一位年轻英俊的语文教师。他的名字叫何志远。志远的家也住在同一林场里。只是志远家住在林场东头,而依凡家住在林场西头。那年,志远十九岁。尽管志远他中专毕业后可以留再大城市,但他却为照顾父母和兄弟姐妹,他选择了回到林场的子弟学校教书。
七峰林场地处群山之中,以林场西头的七个峻峭山峰而得名。林场有几百户人家。林场子弟学校的学生不少,但师资力量不强。所有的老师都是高中或初中毕业。再加上一群山里的顽皮学生闹的很凶,学生上课不听讲, 打仗,逃课。偶尔,这群淘学生会把窗户的玻璃砸碎。于是,玻璃窗换上了塑料布塑料布上也被学生门划上了大口子。校长和老师们头痛得很。志远的到来着实让校长李兆宽几夜都没睡好。因为他想,这回,林场里的孩子们都又望了。
志远在二十五年后写下这首诗:
别梦依稀咒世川,
七峰二十五年前。
破帽遮颜疯志远,
漏船载酒痴兆宽。
一腔豪情洒天地,
两袖酸风难成眠。
长江滚滚沙淘尽,
往事缕缕化作烟!
那天,也是九月,当志远第一次和校长走出老师们的办公室向依凡的班级走来时,依凡正在学校的院子里和同学玩。只听有同学喊,“校长和新的语文老师来了!”
呼拉一下,同学们跑没了影。因依凡那时腿部有严重的关节炎,每走起路来,总是隐隐作痛,她走路又慢。所以,同学们跑没了影,只剩下了依凡一个人在操场上,好尴尬。她只好硬着头皮对校长和新的语文老师问了一声好。
云中的记忆(二)
高一开学的前一天,在九月,天高而且气爽。学校的操场上站了好多人,这里面有许多是新生和新生的家长。大家都在看着教学楼墙壁上的班级名单。依凡和其他五十多名学生被分到了三班。听老师和家长们在议论着说,依凡的班上有一位成绩极为出色的男孩,名字叫伟伦。
依凡的爸爸林朗说,“很好吗,和成绩最好的孩子在一班,看样子一定是一个好班了。”还叮嘱着依凡,“好好学习,孩子。”
依凡不耐烦的说,“爸,您就别说了”
第一节课上,班主任张老师就开始点名。依凡坐在最前排。这是依凡比较喜欢的位置,第一排,上课时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不过,老师点名时,就麻烦许多。每一次,老师点到一同学时,就得回头看一眼。但依凡又不想让别人看出来,就偶尔漫不经心的回头看一眼。当老师叫到程伟伦时。依凡回头看过去,恰巧碰到了伟伦的目光。她迅速转回头。
站起来的伟伦不是很高大。他圆圆的脸庞,有着一双明亮的眼睛。依凡心想,那眼神似乎非常熟悉,似乎想对她说些什么。
在依凡的心里,伟伦并不是第一个让她心动的男孩。但两年后,程伟伦和她却有着一段的刻骨铭心的爱情。
依凡的爸爸林朗说,“很好吗,和成绩最好的孩子在一班,看样子一定是一个好班了。”还叮嘱着依凡,“好好学习,孩子。”
依凡不耐烦的说,“爸,您就别说了”
第一节课上,班主任张老师就开始点名。依凡坐在最前排。这是依凡比较喜欢的位置,第一排,上课时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不过,老师点名时,就麻烦许多。每一次,老师点到一同学时,就得回头看一眼。但依凡又不想让别人看出来,就偶尔漫不经心的回头看一眼。当老师叫到程伟伦时。依凡回头看过去,恰巧碰到了伟伦的目光。她迅速转回头。
站起来的伟伦不是很高大。他圆圆的脸庞,有着一双明亮的眼睛。依凡心想,那眼神似乎非常熟悉,似乎想对她说些什么。
在依凡的心里,伟伦并不是第一个让她心动的男孩。但两年后,程伟伦和她却有着一段的刻骨铭心的爱情。
云中的记忆(旁白)
在建立这“天涯若比邻”众人博客时,心里在想,面对着久别多年的老师,同学,和好朋友,写什么,又发什么样的贴。心灵所至,就跟随着灵感,就写起了“如云往事”,接着,改名为“云曾经来过”,又继而改编为“云中的记忆”。写着写着,那多年前的点点滴滴, 竟如一幕幕的短片在脑海中回荡徘徊。那曾经走过的教学楼后的林荫小路,那催人早起的寝室楼的早起铃声,那楼下水房内嘈杂和叮铛作响的水盆和流水声,那每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都仿佛一下映在眼前。原以为, 这所有的记忆会象天空的云一样,也许一阵风来了,就飘走了,就化去了,隐去了。可是,当我们仰起头,仰望着那浩瀚无际的天空,那如絮的云层,那火红的朝霞和晚霞,那悠然而多变的云,或伴随着柔细清凉的晨雾或小雨, 总在那里凝视着我们,不肯离我们而去.....
2007年8月31日星期五
云中的记忆(一)
依凡半躺在一张很宽很大的床上,斜倚着身后的长长软软的枕头。屋内的黑色调的窗帘半敞着,早起的淡金色的阳光透过那层白色的薄薄的纱帘照得整个房间都是暖暖的金色。就连高高挂在红黑色的橡木装修的墙壁上的LG的高清晰的直角平面的显示屏,也被透进的阳光镀染上了一层金色。但依凡的的脸上木无表情;不难看出,她似乎被恶梦惊醒,她的眼神里有着那种她特有的朦胧。
无论过了多少年,无论走到那里,依凡不时地被一个反反复复的梦困扰着。在她的梦里,她总是追寻着伟伦。可是她却总也找不见他。有时,伟伦在梦中出现了,但总是站在离依凡很远的地方。梦中的伟伦,站得远远的,还是用他那柔和的眼神,注视着依凡。依凡刚刚想向他讲话,伟伦就消失了。依凡醒来时,总是一身汗。
认识伟伦那年,依凡十四岁。那个年代里的人,仿佛过于单纯而无瑕。依凡也不列外. 依凡是家中排行老三。大姐依云和哥哥依天要比依凡大上一旬。父亲的第一个妻子,也就是哥哥和姐姐的母亲,在哥哥两岁时去世了。父亲林朗,在姐姐十一岁和哥哥十岁时,娶了依凡的妈妈小玉,生下了依凡和两个妹妹。
大姐依云和哥哥依天打小就和奶奶在林场的东头住,不是经常,但有时依云和依天会回家吃饭。姐姐依云是是个既懂事又倔强的女孩子,依云天资聪明,在依凡六岁时,依云就考进了湖南大学。哥哥依天也在他十八岁那年去了西北工业大学。
依凡的小名叫小丫,父母喜欢这样叫她。但依凡宁愿他们叫她依凡。可又有什么办法呢?等依凡上了学,懂了事,读了丑小鸭的故事。每当爸妈再喊她小丫时,她就联想起那丑丑的小鸭子,一个人孤零零,在水面上游着。
依凡的样子也不难看,只是在那个年代,女孩子家很少穿艳丽的颜色。依凡更为特殊,她总喜欢淡雅的颜色,最害怕的就是妈妈让她穿那些碎花图案的上衣,她宁可总是穿着那套草绿色的中山服。久而久之,她真的把自己想成了丑小丫。
依凡十四岁那年,就告别了爸妈,去到林业局的重点中学去读书。每次,从她家门口的火车站,挥别送行的爸妈,登上拥挤的列车。照常,这五十八公里的路,火车要开上四个半小时左右。但火车常常会晚点,有时,要坐上七,八个钟头。下了火车,再走上四五十分钟的崎岖不平的城镇小路,再爬过一段山坡,才能到学校。
每次回学校时,妈妈总要把一瓶瓶做好的咸菜,辣白菜,酱猪心,或咸鸭/鹅蛋放在依凡的包里。 依凡无论告诉妈妈多少次:“妈,下次不要再带了!”,但妈妈总是不听,还是把她的背包装的满满的。
学校的两座三层楼和一个食堂坐落在半山腰儿。楼后,有着郁郁葱葱的树林。到了春天,从教室里的窗向山上望去,那近处一片片的深绿色的松树枝头上会多出点点的淡绿,草丛中到处是一簇簇的蒲公英。远处的半山中和山顶上,到处盛开着淡粉红的,白色的,深粉色的山梨花儿。依凡经常想,那开满梨花的山后边,会有什么?
依凡和另外四十个来自各林场的女孩子同住一寝室。女孩子们在一起,总是叽叽喳喳,有说不完的话。那时的生活虽然似乎很单调,除了上早自习,吃早饭,上课,吃中饭,上课,吃晚饭,上晚自习。但有了这四十个的女孩子的陪伴,单调的生活并不显得单调。
也许是天生的,依凡十四岁那年就发育的很丰满。她呢,反而怕的要命。为了不让同学们看出她鼓鼓的胸部,她故意穿着那宽宽大大的衣服,走路时,总是有点驼着背。妈妈总说,好好的女孩子家,干嘛要成一罗锅儿?当然,依凡几次冲动时,想说出口,但都没有说出来。
无论过了多少年,无论走到那里,依凡不时地被一个反反复复的梦困扰着。在她的梦里,她总是追寻着伟伦。可是她却总也找不见他。有时,伟伦在梦中出现了,但总是站在离依凡很远的地方。梦中的伟伦,站得远远的,还是用他那柔和的眼神,注视着依凡。依凡刚刚想向他讲话,伟伦就消失了。依凡醒来时,总是一身汗。
认识伟伦那年,依凡十四岁。那个年代里的人,仿佛过于单纯而无瑕。依凡也不列外. 依凡是家中排行老三。大姐依云和哥哥依天要比依凡大上一旬。父亲的第一个妻子,也就是哥哥和姐姐的母亲,在哥哥两岁时去世了。父亲林朗,在姐姐十一岁和哥哥十岁时,娶了依凡的妈妈小玉,生下了依凡和两个妹妹。
大姐依云和哥哥依天打小就和奶奶在林场的东头住,不是经常,但有时依云和依天会回家吃饭。姐姐依云是是个既懂事又倔强的女孩子,依云天资聪明,在依凡六岁时,依云就考进了湖南大学。哥哥依天也在他十八岁那年去了西北工业大学。
依凡的小名叫小丫,父母喜欢这样叫她。但依凡宁愿他们叫她依凡。可又有什么办法呢?等依凡上了学,懂了事,读了丑小鸭的故事。每当爸妈再喊她小丫时,她就联想起那丑丑的小鸭子,一个人孤零零,在水面上游着。
依凡的样子也不难看,只是在那个年代,女孩子家很少穿艳丽的颜色。依凡更为特殊,她总喜欢淡雅的颜色,最害怕的就是妈妈让她穿那些碎花图案的上衣,她宁可总是穿着那套草绿色的中山服。久而久之,她真的把自己想成了丑小丫。
依凡十四岁那年,就告别了爸妈,去到林业局的重点中学去读书。每次,从她家门口的火车站,挥别送行的爸妈,登上拥挤的列车。照常,这五十八公里的路,火车要开上四个半小时左右。但火车常常会晚点,有时,要坐上七,八个钟头。下了火车,再走上四五十分钟的崎岖不平的城镇小路,再爬过一段山坡,才能到学校。
每次回学校时,妈妈总要把一瓶瓶做好的咸菜,辣白菜,酱猪心,或咸鸭/鹅蛋放在依凡的包里。 依凡无论告诉妈妈多少次:“妈,下次不要再带了!”,但妈妈总是不听,还是把她的背包装的满满的。
学校的两座三层楼和一个食堂坐落在半山腰儿。楼后,有着郁郁葱葱的树林。到了春天,从教室里的窗向山上望去,那近处一片片的深绿色的松树枝头上会多出点点的淡绿,草丛中到处是一簇簇的蒲公英。远处的半山中和山顶上,到处盛开着淡粉红的,白色的,深粉色的山梨花儿。依凡经常想,那开满梨花的山后边,会有什么?
依凡和另外四十个来自各林场的女孩子同住一寝室。女孩子们在一起,总是叽叽喳喳,有说不完的话。那时的生活虽然似乎很单调,除了上早自习,吃早饭,上课,吃中饭,上课,吃晚饭,上晚自习。但有了这四十个的女孩子的陪伴,单调的生活并不显得单调。
也许是天生的,依凡十四岁那年就发育的很丰满。她呢,反而怕的要命。为了不让同学们看出她鼓鼓的胸部,她故意穿着那宽宽大大的衣服,走路时,总是有点驼着背。妈妈总说,好好的女孩子家,干嘛要成一罗锅儿?当然,依凡几次冲动时,想说出口,但都没有说出来。
2007年8月30日星期四
云中的记忆(序)
当你向远处的天边望过去时,那天边一抹抹的淡淡的云,就如同一个美丽的少女,身后飘着长长的秀发。你对自己说:云是无形, 无色又无声的。那云飘过时,应是静无声,变无形, 了无痕。可是, 你错了! 因为,那云走过你身边的时候,虽无形,无色,无声,但却在你心里留下了痕迹。你试图擦去那印迹,但怎么也擦不去。。。
十四岁的你总是以为你是那个童话中的丑小鸭。尽管你有着一个可以雕琢的好模子,你却浑然不觉。你总是鼓励镜子中的你,说:“有一天,丑小鸭会变成美天鹅的。”
七年后,如花的年纪,流金的岁月,你嫁为人妇。时尔,走在大街上时,你身着一袭白色的衣裙,身后飘着如丝般的长发,你会引来众多人的目光。你曾问过你自己,“我现在还那个童话中的丑小鸭吗?”
又过了七年,那嫁为人妇的你,带着对异国的美好的憧憬,飘洋过海。当飞机飞过那白茫茫的北极冰川时,你向窗外望过去,又看见那窗外朵朵飘过的云,仿佛向你诉说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你曾想,“有一天,我会把这云的故事写下来,或讲给大家听。”
日子匆匆过去,又是一个七年。你已为人母。有一天,你们一家人远程开车归来。丈夫开着车,你坐在车内,儿子在车里哼着他的歌. 你又看见车窗外那天边一抹抹淡淡的, 似曾相识的云。这一抹如一个美而秀丽的少女;那一抹如一位上了年纪的百发鬓鬓的老人;这一抹如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孩;那一抹更象一个健美的少年。你对自己叹了一口气,说,“是该动笔的时候了。不然,人生又有多少个七年呢!”
十四岁的你总是以为你是那个童话中的丑小鸭。尽管你有着一个可以雕琢的好模子,你却浑然不觉。你总是鼓励镜子中的你,说:“有一天,丑小鸭会变成美天鹅的。”
七年后,如花的年纪,流金的岁月,你嫁为人妇。时尔,走在大街上时,你身着一袭白色的衣裙,身后飘着如丝般的长发,你会引来众多人的目光。你曾问过你自己,“我现在还那个童话中的丑小鸭吗?”
又过了七年,那嫁为人妇的你,带着对异国的美好的憧憬,飘洋过海。当飞机飞过那白茫茫的北极冰川时,你向窗外望过去,又看见那窗外朵朵飘过的云,仿佛向你诉说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你曾想,“有一天,我会把这云的故事写下来,或讲给大家听。”
日子匆匆过去,又是一个七年。你已为人母。有一天,你们一家人远程开车归来。丈夫开着车,你坐在车内,儿子在车里哼着他的歌. 你又看见车窗外那天边一抹抹淡淡的, 似曾相识的云。这一抹如一个美而秀丽的少女;那一抹如一位上了年纪的百发鬓鬓的老人;这一抹如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孩;那一抹更象一个健美的少年。你对自己叹了一口气,说,“是该动笔的时候了。不然,人生又有多少个七年呢!”
订阅:
博文 (Atom)